分类
生活

2022年终总结

之前看到过别人写年终总结,有些人等到第二年的年中才写第一年的年终总结。现在就我来开创提前写年终总结的先例吧。

回顾这一年

不同于2020年的惊魂不定,2022年对于疫情习惯多了,来了就不会一惊一乍的。我的父母作为医护人员,关键的时候还是会被安排上去。就在今年九月份左右吧,我的母亲收到一封来自我们市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感谢信,称赞她为“最美逆行者”。还有一封荣誉证书,这个对于他们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好像不太常见了吧?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中文博客列表导航第一版上线。我至今还没能想到它将会是什么样的?目前好像只持有一个可以令人自豪的收录博客的数量……另外,我还帮忙改善了开往审核的状况。

其实,一年到头来也就这么几件事。那几件事,现在要是真说起来也没什么意义。并不是因为列表导航,整个博客圈就链接起来了。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开往的生态变得好起来了。说白了,我们一年什么也没忙,我们一年什么也没做。

2022年六月,那是奋战中考的月份。我现在仍然还记得:当广播响起“考生可以进入考场”后,我们穿过警戒线,慢慢地上楼。我边走着楼梯,广播边播着考试的注意事项,初中三年几乎所有的情景就在上楼的那一瞬间闪过我的眼前。啊!要说时间过得很快嘛,九月份才到高中,这一转眼就期中考了。要说时间过得很慢嘛……初中三年也没有多慢,看,这一眨眼就过去了。

那么我初中忙了什么呢?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又有什么可以给我高中留恋的事情呢?一想,没有。到时候要是生命终结的时刻,回忆一生到底干了什么,那个时候高中又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留恋的?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个人是多么的脆弱,以至于只能在一个飘摇的木舟上轻轻的喝着自己的歌。

宿舍里有几位舍友的亲人已故,有一位还从未见过自己的奶奶。我还未经历过亲人离世的痛苦,但想便可以想到这对于一个人来说丢掉什么。死亡是多么近,又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现在我们有些同学想要网课,包括之前的我也期待网课。但是现在想想,网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有病例,意味着要有人失去健康。将自己玩游戏逃网课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病痛之上,现在想起来有点不道德。

曾经在体育课上,跟一个初一的讲话。那种幼稚的语气、天真的询问,仿佛看到了自己初一甚至小学的时候不懂装懂的样子。啊!时间过得好快,以至于我无法安静的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吟唱着新学来的歌。

今年,先是斯里兰卡,现在是黎巴嫩。世界大潮的汹涌,使一个一个小国拍在沙滩上。我们世界人民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都不好过。他们不好过,我们也不会好过。你说这个世界太平吗?还可以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你要说这个世界不太平吗?我们的形势好像越来越严峻了。

今年中考之后,玩《原神》。至少它是一个可以让现在的我留恋的一个虚幻的世界,它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快乐,一种自由的快乐。

明年要做的事情

我在心理课上,对我的高中提出要求“快乐、忙碌、保持健康”。现在想一想,期中考成绩出来就不快乐,天天闲着也不忙碌,身体倒还不健康。

今年没有什么里程碑的事件,我感到非常自卑、愧疚,原因就是今年我忙了一些我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

现在我正在父母的支持下,将我的网站整回国内,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地写博客。不被时局打扰,在互联网中耕耘自己的一块地盘。

我很喜欢写计划,在学校写周末的计划,希望周末多干成一些事情。但真正到了周末,就将计划抛至脑后,什么也不管了。我也很难对自己接下来这一年进行展望,也不写新年愿景了。

分类
生活

谈食堂里的行为

我们住宿生必须要在食堂里吃饭。食堂有三层,第三层我现在很少去,之前在第一层吃,现在变成在第二层吃了。为什么不在第一层吃呢?因为第一层没有“素质”。

我这没有贬低整层吃饭的人的意思,只是一层的一些人的行为让我感觉在这一层吃饭很不舒服。首先,一层很拥挤,一个食堂工作人员要应付多个队伍。一些同学在旁边自己单开一队就可以比我们这些老老实实排在别人后面的人打餐更快,心理不平衡,不舒服。再者,我有时会到全部都是女生的队伍里排队,因为相比于别的队伍,这些队伍很整齐。这个时候,一些女生就会好不害臊地把我移出去,或者直接插队到我前面。她们还会转头跟后面自己的朋友讲讲。我大概想到的是:她们在为女生争所谓的光。我心里不舒服。最后,我们被要求吃完饭要自己收拾好餐盘并放到统一的地方去。有些餐盘被遗弃在桌上就不提了,有些同学在将餐盘放到水槽中的时候是用扔的。扔餐盘,溅得食堂阿姨一身水,阿姨埋怨道:”不要扔。“那个同学连声道歉也没说,更是没有回头直接走了。

放个餐盘弯个腰很累吗?不累吧。当我看见上面的这些行为的时候,我并不会记住他们的名字,而是认为这个年段,甚至是整个初中部都没有“素质”。

分类
生活

人定胜天

人是什么?要说人会直立行走,那受训练的猴子也行;要说人会思考,那受训练的黑猩猩也行;要说人会说话,那受训练的鹦鹉也会使用人类的语言。现在要说人是什么,可以说人什么也不是。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因为人能思考,所以即使人类是根脆弱的苇草,也能在狂风中保持柔韧不被吹折。要真说人是什么,那就是诺亚方舟中最脆弱的生物,是思想作为他们的靠山,让他们有勇气与大自然对视。

从《愚公移山》中,我们看到四个字“人定胜天”。我看到,我征服。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充分的发挥出来。目前,我们人类向大气排放的废气可以使几千年后的生物探测到我们的存在,我们人类正在用劳动和智慧将自然改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人类除了毁灭,还能像上帝一样创造。”

“人定胜天”除了意味着我们人类可以战胜一切自然力外,还意味着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希腊神话认为命运是注定的,尝试改变命运是悲观的、注定徒劳的。中国则有“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句话。只要人类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难、挺过困难、改变命运。疫情初期的火神山和雷神山方舱医院就是这样。只要我们想要,天都会给我们让路。

分类
生活

静与自我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苏轼在被贬官的郁闷中自省,在安静的环境里尝试寻找自我,努力使自己不被环境所吞噬。陶渊明也有官场之苦,写作《归田园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为士大夫搭建了一个精神堡垒,当内心浮躁、苦闷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思考自己。在与语文老师交流后,发现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客观、更冷静地思考。我们劝别人去安静的地方待着,大概也正因为此。

人像是位旅客。我常听说别人旅游将景点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个景点只能待多少个小时,到了最后反而忘记自己旅游是为了什么了。玩《原神》也是这样。游戏里面除了怪物、奖励和任务外,还有风景和音乐。打游戏为了刷怪升级而玩太累了,单纯为了打卡而旅游也太累了,不是吗?

旅游,与其多参观几个景点,还不如沉浸在一个景点中。多个景点容易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看一个景点相比之下能更深入、更有收获、更能放松身心。我之前刷过这样一条视频:视频作者用一张张图片来描述自己的旅程。“土笋冻吃了,小西埕去了,开元寺去了,海蛎煎吃了……”这样流水账式的回答让评论区许多本地人感慨,这样的旅游好像只是为了打卡。近些年来还有一种叫做“特种兵式旅游”的东西,就是严格限制在每个景区逗留的时间,马不停蹄地赶来赶去。这种旅游方式只会让我们心疲力竭。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也是这样,除了有荣誉、金钱上的得失,还有沿途的人情世故和情感体验。我们下来走这一遭不是为了升级,不是为了赚钱的。难道我们不应该注意名利之外的东西吗?

别人听到这种话,嘲笑我不明世事,不知道什么叫为生活所迫。说的也是,但在战乱的环境下,荀子能提出“学不可以已”,不也是高于现实吗?

分类
生活

从《原神》谈到氪金

从喜欢温迪
到为温迪着迷
再到拥有温迪
最后再把温迪刀掉

《原神》在我初三那会就已经很火了。在网课的时候,我看到一支《原神》的二创MV,里面有一个角色很好看,就截图发给我的同学,询问这个角色的名字。“温迪。”这就是那个扎着辫子、身披青绿的角色的名字。这个许愿池子温迪有概率UP,我氪金将温迪氪出来了。

米哈游这个公司听别人说,它不会像某公司那样抢你的钱,只会将角色画好看些、画得吸引你些,让你自发地充值。一想,还真觉得是。横向对比了一下,我周边的同学大多有氪金的经历,其中一位听说“充了大概有一万了吧”。《原神》能有这么可观的收入,大概也正因为此吧。

知乎上有一言“原神不氪金也能有大概80%+的游戏体验”。那么,为什么要氪金呢?根据我问到的和推测到的,大概是有些角色机会难得,用了他们游戏会更好打,自己就会更强。就我个人的游戏经历而言,不氪金也能抽出自己想要的角色,只是需要比氪金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以及其他一些人是在冲动的情况下充钱的。“有时我很想要一些东西,一冲动就充钱了。但后来想想,充钱并没有什么意义。”一位同学如是说。

其实,只要在冷静的情况下想想,便会知道“氪金会影响游戏体验”这个道理。游戏是需要一定时间升级打怪的。如果你氪金了,也就跳过了前期“发育”的过程,单纯通过“秒怪”来获得虚无的成就感和爽感并不是我个人,也不是一部分人提倡的游戏应该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所提倡的游戏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在一个自由世界奔跑的快乐,是自己努力抽出喜欢角色的激动,是在自己打完boss后的成就感,而不是所谓的“爽感”。《原神》中有一个角色叫钟离,听同学在聊,用他开个护盾被怪打到不会扣血,这样什么怪都能打。打个怪怎能不扣血?这不就是相当于你有一个“金手指”,可以无敌了吗?

有人说,玩游戏最重要的是开心。那么,一个是经过努力最终完成挑战的成就感,另一个是单纯充钱而秒怪的“爽”,哪个让你感到更快乐呢?

氪金不仅会对游戏的体验和平衡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产生钱包被掏空的虚无,甚至是欠债氪金的压力。我体验过,不好受。我花了那么多钱弄到了什么呢?温迪,不就是米哈游数据库里一条关于你有该角色的数据嘛。我们同学之间讨论过“要是王者荣耀跑路了,钱是退不回来的”这件事。如果这么想,我们在游戏里充值的钱是多么虚无。

知乎上又有一言,“你现在打开手机就是在跟各类应用程序的运营团队作斗争。他们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地设计活动、内容、福利来吸引你。”互联网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互联网产品不收费,那么你就是这个产品的盈利点。”我的母亲在发现我氪金后也跟我说:“你现在觉得你在玩游戏,其实游戏在玩你。”

“因为你喜欢这个角色,所以你要充钱,去拥有他。”这是什么?道德绑架吗?

(本文有成段的删减,写于2022年10月17日晚上)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