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啊,对于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游子来说,像是他们旅途中时刻呼唤他们的神灵,“回来吧回来吧”,像是一处专供旅人休息的客栈,他们可以在此停歇,像是一位知己,在外单打独斗累了,家里有一群理解、包容你的人,和你分享欢乐与忧伤。
无论你走到哪里,家永远在那个地方。心所指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啊。家里有自己熟悉的景象、熟悉的声音。我们在城市,已经感受不到炊烟袅袅升起的安慰,但我们在家里仍能感受听见厨房里炒菜声音的踏实。听着声音,想着等会家人带着笑脸端上来的菜,热气腾腾,颜色鲜艳。有一个稚嫩活泼的声音在喊:“一起吃饭喽,一起吃饭喽。”大家闻声而来,围坐在桌旁,热热闹闹。其乐融融。想到这不禁潸然。家啊,像梦一样是个有温度的地方。
家如此美好,只可惜我们不能一直待在家中,做个狗熊。男儿志在四方,人生来就一定要外出闯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带着家里人的牵挂,我们不得不踏上路途。我们途中经理的伤痛,在路上经历的委屈,只好强忍着,待“开我东阁门”之时方才能向家人嚎啕大哭地倾诉。
身在异国他乡,思乡之情会更加浓重,特别是在异国的时候,家国之情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散落各国的侨民,呼唤他们回国。“回到祖国去!”中国的方向,就是他们的心之所向啊!国啊,像家一样是个有温度的地方。
他们冲回来,摆脱先前掩饰中的刚强,流露先前不曾向外人倾诉的悲伤。“祖国接你们回家。”国啊,有一群关心、惦记着你们的人啊。
是谁吹动了清脆的风铃?又是谁在游子的耳边低吟?
你这就不对了,怎么待在家里就是狗熊了
我依稀记得小学教材中有类似不得不出去闯荡、成长、受伤的描述,然后将逃避成长道路上荆棘的人比做狗熊。至于是哪一篇,已经忘记了。
写得真好,家是最包容自己的地方。
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嘛。有啥缺陷理解理解就是了。
我把你的友链保存了,我不删,你没有友链也没关系
让你单链真不好意思,要不你下链吧?
我建站的时候没有知名度,你都加我,我还挺不好意思,是所以把,刚刚建网站的时候加的,都不撤,你可以新建一篇文章,放友链
我想家了~
我等会要去学校了。到了学校就会开始想家,想个六天回家,过了一天回学校接着想。
《飞云之下》也可以,哈哈。
好好听,有点熟悉的感觉。谢谢。
推荐一首歌:陈洁仪《家》
歌词不错。